4.培養基之成份

四.培養基之成份

 

培養基主要由

水、無機鹽類(大量元素、微量元素)、蔗糖、維生素、植物生長調節劑及洋菜所組成。但是因培植體的特殊需要,有時會補充一些天然有機物,如氨基酸、水解酪蛋白、椰子汁、酵母抽出物、蕃茄汁、香蕉泥、馬鈴薯汁等。

進行原生質體或花藥培養時,需用二次蒸餾水或去離子水,一般繁殖時採用市售蒸餾水即可。對水質純度的需求,依不同培養材料而定。

無機鹽類

包括氮、磷、鉀、鈣、硫、鎂、等大量元素及鐵、銅、鈷、硼、鉬、鋅、氯等微量元素。

在培養基中常以硝酸態氮提供氮素,也有以硝酸態氨為主,補充銨態氮,以喜酸性植物的需要。

培養基中加入硫酸鐵,常因酸鹼值升高,形成鐵的沉澱物,近年來鐵以興蟄合劑結合的形式(Fe-EDTA加入,以避免因沉澱而產生缺鐵的現象。

有機化合物

蔗糖

是植物培植體不可缺少的碳源和能源。其中庶糖是最常用的碳源和能源,其次是葡萄糖和果糖。在培養基中加入一定濃度的蔗糖,即可作為碳源,又可維持一定的滲透壓。因植物種類、培植體的不同,最適蔗糖濃度亦不同,一般使用濃度為每公升20~50公克。

維生素

培養基中添加維生素能增進培植體健康而快速的生長。添加到培養基中的維生素大多為B族維素,濃度約每公升培基含0.1~10亳克之間。另外肌醇本身之代謝過程雖仍未知,但有助於細胞壁的形成,一般用量在每公升培養基含50~100毫克。

氨基酸

水解酪蛋白是多種氨基酸的混合物,對培養物的不定胚、不定芽的分化有良好的促進作用,因此近年來培養基中每公升常添加300~2000毫克,或甘氨酸2~3毫克。

植物生長調節劑

植物生長調節劑對於培養中培植體的形態形成,有重要而明顯的作用,其中影最顯著的生長素和細胞分裂激素。添加時應根據不同植物的種類、不同培養部位及不同培養目標,採用不同種類的植物生長調節劑和不同比例濃度,以達到預期的目的。另外,激勃素可以促進莖之伸長。離層酸在人工種子製成過程中,可以延長休眠之時間,有利運輸及貯存。乙稀因為是氣體荷爾蒙,利用較為不易,但對於組織培養過程中產生之乙稀及其作用,則亦有相當多的研究。

其他天然有機物質

此類物質中最常用者為椰子汁,用量為每公升培養基含100~150毫升,在買不到椰子的地區,可用酵母抽取物、蘋果汁、麥芽抽取物、香蕉、馬鈴薯等替代椰子汁,常獲得不錯的效果,

洋菜

此物質不能被植物細胞利用,但具有無毒害、遇熱液化、冷卻後凝固化之物性,至今仍是較理想的固體支持物。固體培養基之洋菜一般用量為0.6~1.0%。

活性碳

活性碳可以吸收培養基中植物所分解之褐化及有害物質,進而促進植物之生長,組織培養以用粉末狀活性碳為佳,一般用量為每公升培養基加入1~10公克。